《四合院:早穿20年》
《四合院:早穿20年》小说免费阅读
苏联情报部门获悉,鹰酱正投入巨资研发各类新型家用电器,意图在即将到来的世博会和**战场上,用“鹰酱式舒适生活”打击**熊模式。
当华夏“民工牌”电器在西方市场热销的情报摆在苏联最高领导人案头时,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。
内部评估和经互会协调都显示,苏联在民用电器设计的精巧性、成本控制及量产速度上存在短板。
于是,最高指示下达:不惜代价,拿下华夏的货源!既要满足国内部分高端需求,更要研究、仿制,以应对鹰酱的挑战!
如果党建国知晓这背后的战略博弈,他手中的刀,或许会磨得更快,落得更狠一些。此刻,他只能望着**熊代表团的背影,举起一杯二锅头,默默饮尽,心中低语:
“致敬,当年那些被时代洪流裹挟,却也曾心怀理想、试图改变世界的……红色国际主义战士们。这杯酒,敬历史,也敬这该死的、充满算计却又不得不为的现实!”
党建国那份“主动移交”低端家电品类的报告,连同与**熊达成的天价补充订单的消息,如同两颗重磅**,几乎同时被送到了长老会的案头。
会议室内,空气仿佛凝固了。
那份详尽的报告和一长串令人眩晕的外汇数字,让所有曾对党建国和民工处抱有疑虑、甚至说过风凉话的长老们,彻底闭上了嘴。
一个投入不过百万(在党建国心里,那些高校资源、技术积累,折算下来何止数千万!)、编制不过千人的处级单位,刨去成本、协作厂分成和内部花销,净赚外汇竟超过一亿美元!这已不是奇迹,而是神话!
更关键的是,长老们看得更深:这些巨额外汇,不仅直接偿还了沉重的两亿卢布外债,更如同强心剂注入了国内经济循环。
民工处发包出去的订单、兴建的职工楼、投入的研发经费,带动了无数工厂运转、工人就业和技术升级。
这笔钱,实实在在地“烂在了自家的锅里”,肥了自家的田。
在这种硬邦邦的成绩面前,任何关于“资历”、“稳重”的质疑都显得苍白可笑。
“果然,”一位长老心中默叹,“当金钱的洪流足以冲垮堤坝时,所有的喧嚣都会归于沉默。”
大长老放下报告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飘忽:
“这么说……困扰我们多年的那卢布外债……这一下子,就能抹去两个多亿了?”他看向主管经济的云长老,“老云,这账……算得清楚吗?一个多亿人民币的销售额?”
云长老推了推眼镜,声音也带着激动后的微颤:“算清楚了,大长老!只多不少!这简直是……雪中送炭啊!”
大长老脑海中闪过党建国当年用盘尼西林换黄金的旧事,嘴角微扬,终究没有点破。他目光转向主管工业的长老,带着点促狭的笑意:
“对了,听说他们的‘军用雷达显示器’也搞出来了?性能怎么样?”
工业长老一愣,随即反应过来,脸上也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:
“大长老,您就别打趣了。
那玩意儿……咳咳,用在雷达上效果如何还不知道,但放在客厅里,放放《东方红》和新闻简报,画面是挺清楚的!”
“哈哈哈!”会议室内爆发出一阵难得的、轻松愉快的哄堂大笑。
笑声中,是卸下部分重担的释然,也是对那个总能创造奇迹的年轻人的由衷认可。
至于民工处应得的出口退税?
此刻,在这巨大的贡献和艰难的国家财政面前,无论是长老们还是党建国自己,都默契地选择了暂时遗忘——
国家如此困难,忍着点儿吧。
回到民工处的党建国,正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他的战略收缩计划。
他给种苹果部长提交了一份详尽的报告:
移交清单:自1959年1月1日起,将高压锅、咖啡机、抽油烟机(两种型号)、电热水壶、面包加热机(烤面包机)、电烤箱、蒸蛋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